杨丽萍耻于“豢养” 让世界听到云南的响声

2009年05月21日《人民日报》

      近日,舞蹈家杨丽萍带着新作——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《云南的响声》开始了首轮50场全国巡演。靠自己的作品养活自己杨丽萍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演员,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,就没有再领过工资。“文艺工作者要靠国家养活,就像农民种不出大米。一个国家要养活那么多文艺团体,这在国外很难想象。”杨丽萍靠自己的作品养活自己,从《云南映象》到《藏谜》,再到《云南的响声》,完全靠票房收入维持的3部作品,就是凭借鲜明而独特的云南元素在文化演出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。

      与《云南映象》演出了一年以后才成立公司不同,《云南的响声》刚开始创作时,云南的响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成立了。维持公司正常运作的所有经费,平均每月约需三四十万元,完全来自于票房。《云南的响声》在全国巡演前,曾在昆明“小试牛刀”,演出两场仅拿出一半的票出售,还略有盈余。全国巡演第一站在浙江萧山上演,上座率达到九成。杨丽萍算了一笔账,《云南的响声》每演一场,公司就有13万元入账,首轮50场巡演下来就有600多万元收入。

      不算购买灯光、音响等器材的费用,《云南的响声》的演出投入仅三四百万元,首轮过后就能收回成本。寻找市场与艺术的结合点朋友们开玩笑说,杨丽萍就是“农村文艺生产队”的生产队长。虽然公司营运主要由执行总经理负责,但杨丽萍对自己的公司还是有一套像模像样的管理理念。“我要算成本,要精打细算。《云南映象》的灯光和音响是租的,这几年演下来,光租金就付了一两千万,我连个灯泡都没落下。这次不租了,我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,巡演到第二轮时就都归我了。”杨丽萍介绍说,“公司目前实行企业化管理,工人装台、拆台都有劳务费。对演员实行绩效考核,每场演出都有人在台下打分,演员在舞台上不小心把帽子弄掉了是要扣钱的。

      我们按照劳动法的规定,为演员办理了各种保险,年底还有奖金,节日工作有双薪。”在跟演出商谈价格时,杨丽萍觉得“合情合理就行,要考虑演出商的收入。”在《云南的响声》与北京希肯国际演出有限公司签下合作协议后,又有40多家演出商闻风而至,有的演出商开出的价格比希肯高出一倍,但都被杨丽萍婉拒了。 站在观众的角度抠作品“好作品是走向市场的本钱,是票房的保证。”杨丽萍说。“她从一开始就说,这次不能再做一个《云南映象》。”

      《云南的响声》音乐总监万里说,杨丽萍在买回40多面老鼓后就有了创作打击乐舞的想法。最初只有一个舞蹈片断的构思——就是“催生”:在死亡率很高的“历史”岁月里,女人生孩子的时候,部落里的人要打着鼓,载歌载舞地为女人“催生”。“这样的场面能不感人吗?”杨丽萍说,“但是随着医疗的发展,这种场面,以及人的心态、精神的依赖、互助的感觉,都在渐渐消失。《云南的响声》就是想通过艺术的方式,既让观众看到一种没有‘化肥’的歌舞,又能找到一些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回归。”杨丽萍这次提出“衍生态”概念,是指在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。“创新给人一种期待,这是演出商和观众梦寐以求的。” 文学统筹蒋明初说,杨丽萍很了解演出商和观众的需求,哪个地方应该起掌声,哪个地方应该有惊叹声,她都要站在观众的角度,一个一个细节去抠。于是,全世界都听到了云南发出的最真实、最质朴、最纯粹的响声。有专家评论说,《云南映象》是中国的,而《云南的响声》是国际的。